Caco-2細胞是從人結直腸腺癌細胞中分離建立的細胞系,憑借能分化形成小腸上皮樣結構、具有腸道屏障功能與物質轉運特性等核心特點,成為研究腸道吸收、藥物轉運、腸道病理生理機制的理想模型,廣泛應用于藥物研發、營養科學、腸道疾病研究等領域。?
分化特性模擬小腸上皮結構。Caco-2細胞在體外培養條件下(通常培養21-28天)可自發分化,形成與人體小腸上皮細胞相似的單層細胞結構,具有典型的微絨毛、緊密連接及細胞極性。分化后的細胞表達多種小腸上皮特異性標志物,如刷狀緣酶(堿性磷酸酶、蔗糖酶-異麥芽糖酶)、轉運體蛋白(葡萄糖轉運體GLUT2、氨基酸轉運體等),其形態與功能均高度接近正常小腸上皮細胞。這種特性使Caco-2細胞成為體外模擬腸道環境的“微型生物反應器”,無需依賴動物實驗即可開展腸道相關研究。?

腸道屏障與物質轉運功能精準再現。分化后的Caco-2單層細胞具有良好的屏障功能,緊密連接可有效阻止大分子物質自由通過,其跨上皮電阻值(TEER)可反映屏障完整性,與人體腸道屏障的屏障特性高度一致;同時,細胞表達多種腸道轉運體與代謝酶,能模擬藥物、營養物質在腸道內的吸收、轉運及代謝過程。在藥物研發中,通過Caco-2細胞模型可預測藥物的腸道吸收速率與程度,篩選具有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的藥物候選物;研究藥物間的轉運體競爭相互作用,評估藥物聯用的潛在風險。在營養科學中,用于研究營養素(如維生素、礦物質)的腸道吸收機制及影響因素。?
Caco-2細胞模型可用于腸道疾病機制研究,如模擬炎癥性腸病狀態下腸道屏障功能的變化,探討疾病發生發展機制;用于納米載體、脂質體等新型給藥系統的吸收效率評價,助力新型制劑開發。與動物實驗相比,Caco-2細胞模型具有成本低、周期短、重復性好、無倫理爭議等優勢,可大幅減少動物實驗用量,同時能更精準地反映人體腸道的生理特性。在食品安全領域,還可用于評估食品添加劑、污染物的腸道毒性與吸收風險,為食品安全標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。其生物學特性,使其成為連接體外研究與體內實驗的關鍵橋梁。